2025年7月13-18日,河海大學港航學院訪學團奔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,開啟一場專業知識與實踐融合的訪學之旅,解碼城市水港發展智慧。
研學首日,河海大學港航學院訪學團抵達新加坡,率先以自由探索的方式感受這座城市。三兩結伴,穿梭在新加坡的街巷里,感受這座城市獨特的別樣風情。
傍晚,訪學團集合,一同享用富有當地特色的晚餐。帶著濃郁地域特色的美食,迅速拉近大家與這座城市的距離。帶著對美食的滿足,也懷著對接下來水港生態協同探索的期待,準備深入解鎖新加坡的專業智慧。
7月14日,訪學正式開啟。歡迎儀式后,人工智能講座為港航學子們打開科技賦能水管理的新視角,體會AI技術在港航與水生態領域的應用潛力。緊接著,“港口物流與近海生態平衡”主題講座開講,契合港航專業,通過解析新加坡的技術和案例,闡明港口發展與生態維護的平衡要點。
下午 “新加坡綜合水資源管理” 講座專業且深度,聚焦PUB “新生水” 技術,解析污水凈化再利用的創新路徑;;以濱海堤壩為樣本,深入剖析其防洪設計原理,及其與港口水資源調度、岸線生態防護的聯動機制。課程將水資源管理與港航工程緊密綁定,為學子們搭建起跨領域知識網絡。
7月15日,食堂早餐后,一場聚焦氣候變化下海岸工程挑戰的Tutorial討論展開,同學們積極參與交流,課后還與老師深入探討,進一步消化相關內容。
課后訪學團組織參觀南洋理工大學校園,在校園中感受NTU濃厚的學術氛圍與特色建筑風格。
下午未來港口城市的水-岸協同主題研討會上,同學們分組提出協同發展方案,專家教授針對性點評,為方案優化提供專業思路,激發同學們對港航與水生態融合的創新暢想。
7月16日訪學團直奔新加坡公共事業局(PUB) - 濱海堤壩——這座集防洪、供水、景觀于一體的超級工程,讓學子們直觀理解 “多目標水利工程” 的設計智慧:通過考察堤壩結構、泵站系統及配套海水淡化廠,將課堂上的 “水資源調度模型” 與港口防洪、工業供水的實際需求對應起來。下午實地調研濱海灣水資源系統,觀察雨水收集、潮汐調節設施,分析設施對港口水環境、水岸空間的影響,深刻理解水港生態協同的實際運作。
7月17日,結業儀式正式開始,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,依次上臺匯報研學成果,復盤多日來的所學所感,通過這場結業儀式,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系統認知,真正把所學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思維能力。
下午自由活動,漫步獅城、在輕松氛圍中回味研學點滴,讓專業思考自然融入日常觀察。
7月18日,研學團啟程返航,這場以港航專業為脈絡的研學,串聯學術課程、實地參訪與創新研討,新加坡在水港生態協同中的實踐經驗,為河海大學港航學院學子打開 “水-港-城” 融合發展的專業視野,助力他們在行業研究與實踐中穩步前行,用所學推動港航與水生態領域的創新發展。